在客家庒長大的孩子一定吃過,
這個東西->水板仔(請用客語發音),
它是將米磨成漿後,放在磁碗中,蒸熟食用,

有2種口味,甜的是混入黑糖才蒸,
鹹的則是純米漿蒸熟後,再加上切碎豆干,
蘿蔔乾,醬油等一起食用,2種都好吃,

原本都是拿著碗用竹片挖來吃的,
後來為了趕時間和減輕重量,
老板就會用塑膠袋裝挖下來的水板,
方便客人帶著走,

咱家小孩小時候,
她奶奶多半餵食鹹的,
但不加任何配料,
因為怕小孩吃重口味習慣了不好,
小孩倒也都習慣了拿它當早餐,

這天小孩帶了1個用塑膠袋裝著的水板仔,
去學校吃,結果同學看不懂小孩吃什麼,
就問說是不是碗粿(閩南語)呀?,為什麼沒有碗?
小孩也搞不清楚,回來就說,
"同學沒看過水板仔耶,還問說是不是碗粿呀!"

相同的東西在不同的地方,是會有不同的名稱的,
像我們說的蕃茄,在廈門就叫西紅柿,
所以客家話說的"水板仔",閩南語就叫"碗粿"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hsheeni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